原作者:济南
关于“热对热”线圈分布方式的探讨
一、同向并联时的优点
对称分布的俩密绕线圈、倘若各自的热端靠在一起、各自的冷端均在线圈筒的外测、那么单独看其中一个线圈的导线分布、其潜布电容,恐怕和普通多股线同向并联焊接是有相通之处的?
虽然俩线圈各自的每股导线是左右或者上下对称分布的(以线圈筒直立还是水平放置而言),却仍然保持原来的线径、匝间相对的表面积仍然未变,不像并联焊接的多股绞合线直径那样变粗,此时同向并联,老外认为不会比那多股线绕制的线圈潜布电容大,其理念容易被理解和接受。
二、置疑
在需要增加电感量、要求俩线圈同向串联时、情况就令人置疑了。设线圈筒为直立,按反绕双值线圈原电路、简化如图:
此时,上下俩线圈的热端即“上H”和“下H”仍然在线圈筒的中部并排靠着,为了同向串联,上线圈的冷端“上C”通过转换开关与下线圈的热端“下H”短接,就形成了同向串联。
我们已知导线每匝之间虽有一定的匝间潜布电容,但仅仅一匝导线的电阻极小,除了极小的电感不论,类似于一个极小电阻去并联那个潜布电容、所以单说这一个匝间电容影响不大。
但是,倘若使得整个线圈的热端和冷端导线靠在一处,岂不类似于在冷热两端并联一个潜布电容?那就不一样了!虽然论述不一定准确,至少它相当于并联在可变电容器两端的一个电容吧?何况这个冷热两端的潜布电容的介质损情况还不一定就是良好的!得看其绝缘材料如何等等。
三、分析
那么这种所谓“反绕双值”俩线圈的同向串联,是否存在上述情况呢、仍然看图:
天线信号是接入上线圈的热端“上H”,而这个“上H”是和下线圈的热端“下H”并排靠在一起的、是一个完整的匝间靠近。
而此时这个下线圈的“下H”不是已经和上线圈的冷端“上C”短接了吗?那么此时这个“下H”同时也和上线圈的冷端“上C”一样、是不是也成了上线圈的冷端了?
如果承认“下H“直通上线圈的冷端”上C”、而上线圈的热端“上H”又与“下H”靠近,岂不就相当于在上线圈的冷热两端并联了那个潜布电容了吗?
此时这个潜布电容,可并非仅仅与一匝导线的并联、而是和整个上线圈的并联!此时线圈的电感量、直流电阻、阻抗等等就不是个小数目了!是不是都受这个潜布电容的影响了?
四、问题
另外,是否还应该考虑上下俩线圈各自的“二匝”、“三匝”……与对称分布的对方线圈每匝之间的潜布电容……呢?
所以说、对于同向串联的那种所谓反绕双值的“热对热”方式、能否真正的减少潜布电容量?我们能否置疑一二?
原回复:
--- Signature ---
网络搬运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