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作者:ztl
北京收、扩音机发展史
电子管收音机
1944年,侵华日军在北京成立的华北广播协会收信机工厂,开始以工业方式采用日本产散件组装三灯、五灯电子管收音机。1950年,北京人民广播器材厂开始生产电子管收音机。1951年,北京市打磨厂电器生产合作社(北京计算机一厂的前身)开始生产三灯、五灯电子管收音机,抗美援朝期间,为中国人民志愿军生产小型交流、直流两用收音机,采用过“鹦鹉”、“飞天”、“博爱”等商际,年产量近千台。1955年,该合作社仿制苏联基辅牌超外差式交流五灯收音机,最高年产量3000台,至1958年停产时累计生产1万多台。在此期间,生产电子管收音机的还有北京市综合仪器厂、崇文电机厂、第四无线电生产合作社、西城电机厂、无线电电匣厂等企业。
1956年3月,公私合营广播器材厂(1959年更名为北京电子仪器厂)开始生产电子管收音机。1957年,该厂生产101A型五灯两波段超外差式电子管收音机,首次采用“牡丹”商标。该机性能达到二机部十局(电子工业部前身)局颁标准,并被中国仪器进出口公司定为出口产品,当年首批出口东南亚地区700台,受到华侨好评。

1957年,五灯电子管收音机(101型、511型)总产量达到10 406台。1958年,设计研制出牡丹牌911型九灯、五波段仿真立体声高档收音机,达到当时中国规定的特级收音机标准。

1959年10月,牡丹牌1201型十二灯五波段落地式收音、电唱两用电子管收音机试制成功并投产,该机具有声控电源开关和带钻石头的四速电唱机,被刘少奇、周恩来等国家领导人作为礼品送给金日成、胡志明、西哈努克、塞古•杜尔等外国领导人。

1961年,北京电子仪器厂(1964年更名为北京无线电厂)为人民大会堂北京厅试制生产了牡丹牌6101型落地式收音、录音、电唱、电视大型电子管组合机。该机具有遥控调谐、自动落片、立体声放音系统和左右声道平衡调节功能。“牡丹”商标字样系全国人大副委员长郭沫若亲笔题字。在成绩面前,该厂领导一度忽视了产品质量,曾受市、局领导和《北京日报》的批评,后该厂领导总结经验教训,改进作风,狠抓质量,取得显著成效。1964年8月在第四届全国收音机评比会上,该厂新产品牡丹牌6204C型六管三波段电子管收音机以优异的设计、精湛的工艺、新颖的造型、优良的电声性能荣获质量一等第二名;

6204D型收音机被评为音质第一名。同时,牡丹牌911C型九灯五波段琴键式电子管收音机以“外形新颖、大方典雅”获观摩奖,并在广交会上一次成交224台,从而大大提高了“牡丹”的声誉。1964年,该厂生产电子管收音机10 350台,其中出口876l台;1965年生产1. 53万台。此后,电子管收音机产量逐年减少,1968年该厂停止生产电子管收音机。
半导体收音机
1958年,北京市电器工业公司中心试验室(同年7月组建成北京市电工研究所)用日本的半导体管和该室制造的元件,试制出半导体收音机。同年7月,北京市电工研究所用自制的小型元件和国内研制的半导体管组装成全部采用国产元件的半导体收音机。同年11月6日,公私合营广播器材厂试制成功七管半导体收音机。至1962年3月,国家有关部门在该厂召开专业会议时,该厂已有六种半导体收音机展出,并小批量生产牡丹牌240l型二管单波段来复再生式半导体收音机,当年共生产90台。

1963年12月,市委决定组织收音机大会战,选择日本夏普公司BX327型八管两波段袖珍式收音机为样机,试制牡丹牌8402型八管半导体收音机。市委把这次大会战列为北京市工业战线的重点工作之一。北京无线电厂负责总体设计和试制生产任务,中央和地方61家厂家参加会战(简称“8402”大会战)。1964年9月22日,四机部批准牡丹牌8402型八管两波段袖珍式半导体收音机设计定型,当月,一次投产1000台,作为向国庆15周年献礼投放市场。该产品性能和质量符合国家二级收音机标准并达到当时国际同类机水平。1964年11月5日~13日,周恩来率中国党政代表团参加苏联社会主义革命47周年庆祝活动时,将近百台该产品作为国家礼品,分送给各社会主义国家代表团成员。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牡丹”商标改为“红旗”商标。1966年8月至1970年,该厂共生产“红旗牌”半导体收音机73.6万台。1971年9月,恢复使用“牡丹”商标后,该厂生产的各种规格型号和档次的收音机,在历届全国收音机评比中均名列前茅。1971年10月至1974年8月,完成为北京饭店等大饭店配备国产高级半导体收音机牡丹2241型二十二管调频、调幅全波段台式半导体收音机的研制并投入批量生产,该机具有长波、中波、短波功能,首次采用调频技术,设置了调频波段。共分十二个波段,交直流两用,可接收世界各地的广播节目。该机低音浑厚,高音清晰,外形美观豪华,达到国家一级机标准,1975年在全国第六届收音机评比中荣获一级机第一名,代表了当时国产半导体收音机的最先进水平。

1972年,自行设计并研制出牡丹牌BM311型薄膜集成电路收音机,是当时国产体积最小的半导体收音机。

1974年9月,牡丹牌942型九管一波段便携式半导体收音机设计定型,在第六届全国收音机评比中获四级便携式半导体收音机第一名。其系列产品有942A、943等型号,至1987年共生产100余万台,其中出口13.3万台。1981年,牡丹牌”6410型六管二波段便携式收音机,荣获我国收音机产品第一个国家银质奖。1984年,“牡丹牌6410A型六管调频、调幅便携式收音机,再次荣获国家银质奖。

到1990年,该厂生产的半导体收音机共有61个品种,累计产量达683.59万台。
1991年至1998年,该厂开发生产袖珍式、便携式等各种型号的收音机8万余台。其中,1991年投产的MX113型调频、调幅、电视伴音袖珍式收音机,是国内首先推出的此类产品,能接收中波、调频和CH 1—12频道电视伴音节目,当年生产1.5万台。1993年开发的MX932型SCA袖珍式股票收音机,是国内首批接收SCA辅助信道的收音机,当年生产1000台。1996年,该厂停止生产收音机。
1965年,朝阳区五路居机电修造厂(北京朝阳无线电厂前身)试生产四管来复再生式半导体收音机。1966年开始生产“百灵牌”四管半导体收音机,当年产量1.2万台,1968年产量达到4.1万台,商标改为“葵花牌”。

1973年,该厂试制成功171型四级便携式七管收音机,至1976年共生产23万台。1974年试制成功272型双波段便携式收音机,至1978年共生产15.5万台。1976年和1977年开发生产了葵花牌752型和751B型单波段便携式收音机,至1982年分别累计生产了10. 2万台和19. 6万台。1978年恢复“百灵”商标。1980年后,该厂先后与香港、日本建立来料加工等补偿贸易关系,生产中、高档收音机,并开始批量生产自行设计的落地式、台式、袖珍式、组合式等多种中、高档收音机,产品形成系列。
1970年,北京东方红无线电二厂(北京东风电视机厂前身),曾生产昆仑牌7015型1. 5伏低电压七管半导体收音机。

同时期生产的收音机还有北京东风无线电一厂的“环球牌”和崇文无线电厂“莺歌牌”。
1981年,北京录音机厂参照国外样机,设计生产飞达牌PR611型袖珍式单波段六管半导体收音机。通过对比分析,改进了原电路设计,采用国产元器件,至1983年共生产20万台。1983年,该厂研制飞达牌PR611A型机,至1990年共生产80万台。继后,该厂又研制了PR611B型调频、调幅两波段袖珍式收音机,采用一块集成电路,加装拉杆天线,保留了PR611A型机的外观造型,在国内同类产品中体积最小,1985年获国家银质奖。
扩音机
新中国建立前,北平的一些私营无线电行曾组装电子管扩音机,最大功率150瓦。1950年,私营无线电行曾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某部加工扩音机数百台。同年,北京人民广播器材厂为天安门城楼生产两台1000瓦扩音机,后又为北京饭店、全国政协礼堂、和平宾馆、中南海怀仁堂生产配备了话筒及扩音机170个(台)。抗美援朝期间,新利、大声、中国等私营无线电行联合试制生产一批移动式250瓦扩音机,供朝鲜前线对敌宣传用。1952年,天兴无线电行曾接受单台订货,装配500瓦和1000瓦扩音机。1953年,北京人民电机厂生产200瓦~500瓦三用扩音机。1957年,北京无线电厂生产25瓦电影扩音机。1958年,北京计算机一厂研制TYl000型1000瓦扩音机,当年设计定型,投产100多台。1959年至1962年共生产1700台。1967年,北京无线电厂研制红旗牌643型收音、扩音两用台式半导体收音机,1968年4月投产,可带动40只舌簧扬声器,供农村有线广播用,1968年至1970年共生产3.3万台。


1977年,北京朝阳无线电厂试制成功用于剧院、影院、礼堂的XGF一200B型立体声、高保真功率放大器,功率200瓦,主要技术指标达到国家一级机标准。1978年,北京西城广播设备厂研制成功DK—100型主放大器,获全国科学大会奖。1984年,北京无线电厂研制出“M401型音乐中心”,其中M40l一45音频扩大机单独成一屉,其性能指际达到并超过GBl962—82《声频功率放大器(扩音机)基本规范与一般技术要求》三级放大器的要求,其输出功率大于10瓦,至1985年共生产589台。1986年,国营774厂音响分厂从事音响系统工程设计、施工和配套设备的研制与生产,成套产品提供厅堂扩音、电影还音、有线广播、体育场馆、工矿企业等所需音响设备。该厂生产的SA系列半导体专业级功率放大器,从400瓦至2000瓦,供天安门、工人体育场、广州白云机场使用,并装备了埃及议会大厦、津巴布韦国家体育馆、扎伊尔马尼奥拉体育场。
主要参考资料:
《北京志-工业卷-电子工业志, 仪器仪表工业志》
《北京志-科学卷-科学技术志》
图片来自论坛网友,在此谢过。
#####################################################
上面资料还很不成熟,我这里整理出来只为抛砖引玉,希望得到朋友们的关注、指正和完善,让我们共同把这段历史记录。谢谢!
#####################################################
原回复:
********** 北京收、扩音机发展史 **********
********** 江苏收音机工业发展史 **********
***** 上面资料还很不成熟,我这里整理出来只为抛砖引玉,希望得到朋友们的关注、指正和完善,让我们共同把这段历史记录。谢谢! *****
花了很多精力搜集的,不看要后悔的.
好资料!看来要授精才是。
欢迎批评指正,补充完善.谢谢关注!
我前一段搞了个中国收音机大事记的草稿,与你这个贴十分相似,不过资料太缺,还不敢见人。
严重期待中!
各省市的地方志里资料不少.就是天津的资料太少,天津部门志还没编完.现在最想找的就是收音机生产重地之一的天津的情况了.
手头有份早期天津的资料,那天扫上来给你看看。
谢谢了!
写的好!赞一个!建议授精!
图文并茂的好帖!两帖都要加精。怎么还没加?
如有人将各地的材料收集整齐,然后做成电子杂志就好了。电子杂志里可加入视频、电台节目录音。
好建议!不过实施难度很大.这需要众网友极大的热情和精力,空前的团结一致.
图文并茂,好!
在中国那个困难混乱的时期,确实很困难,技术、元件都不好解决。65年能生产出这样的机器,堪称创举。
看了不后悔.
资料很好,为祖国、为江苏的无线电事业发展而骄傲
严重感谢!
不客气,能为同好做点事,很高兴.还请您多多指点.
老天,我老家的库房里有一个飞歌的胶壳,里面的东西找不到了
太好了,再顶一下!
少一台红灯有的熊猫台式机!
面面俱到是不可能的.请问是哪个型号?
B626-1?有图片.
在红灯处!
可怜的我,原来的东西都丢了,[电脑坏了]找了一下午才找到,先顶起来,在复制.
好文
一象反D反S的你,为什么在D中央M主席领导下的新中国无线电事业能蓬勃发展?
"D中央M主席"是什么东西?
ZTL,是白皮红心.
快成心里美了
呵呵,差不少呢:红旗-牡丹941系,644,环球711等等等等..
我就知道有人会提牡丹941,743-A等名机,我能找到的资料里没有,我也不好胡编.期待您和其他网友补充完善了!
都是记忆中的东东,坛上偶尔也能见到个别机器,不好意思了
牡丹好!红旗也不错!影响最大的还是北京牌电子管,全国独此一家
谁说的,南京解放前就有了!
南京出鸡蛋,北京出花生,似乎花生多些
北京的花生都叫谁给吃了?为啥存世的直流胆机这么少呢?
直流花生针对无电地区以及鱼船等,机子本来就比交流花生少。那时城市尚不能普及,谈何乡村?乡里有一部摇把子电话就不错了
写的好!赞一个!建议授精!
精已全部收藏了!
精子库耗竭?
大部分是照抄,不敢奢望加精.
抄更辛苦啊!
班长要给精!
看了污心!
53年南京生产格电子管机象啥“哈义经”!
不?,?!
谢谢前辈!
太好了!!!!!!!!!!!!!!!!
谢谢!其实受不受精无所谓.我发此文一方面是和大伙共享,更重要的是想以此抛砖引玉,期待有朋友提供更多资料,我对这方面很感兴趣,却苦于资料匮乏.这绝对都是发自肺腑的真心话!您收了那么多书,这方面的史料也有一些吧?
好文章!牡丹2241漂亮!
!
自顶一下.看第二帖阅读次数比首帖少了不少.其实第二帖更详细,更值得阅读.
本来就应发两个贴。
对!应该单独发!
只有等下回了.
这些资料收集不容易,应该加精
1972年,自行设计并研制出牡丹牌BM311型薄膜集成电路收音机,是当时国产体积最小的半导体收音机
写的好!赞一个!建议授精!
祝贺米青!
谢谢您!谢谢斑竹!其实第二帖更好.
上海的资料网上早就有,也比较完整,本坛也多次转过,就没有再转.请进:
现在最缺的是 天津 的资料!
武汉的资料有莫?没有的话我回去拍照,家里有《湖北省工业志》。
武汉的网上找到这些,还没有认真整理.如果您有不一样的,请劳驾上传,多谢!
讲述的型号可能没有您的详细,但发展沿革讲的很清楚,晚上回去拍PP。
非常感谢!期待中.
还是您的图文并茂!
其实您害人不浅啊,多少人看了您写的老何家的藏机而中毒!俺也是受害者之一!
周瑜打黄盖...
是的,看见了很亲切的感觉!
谢谢关心!谢谢您今天热情的款待!
好文,已经收藏。
系统化介绍的贴,顶!
谢谢小张,已经收藏.
藏
这样贡献性的帖子应该与广播论坛同在,永久收藏!
. 该主题于 2025-09-17 09:30:08 被 Allen 执行【设置精华】操作
--- Signature ---
网络搬运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