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作者:greenchinn
专业接收机设计时都会考虑到可闻性。可闻性可以简单地等同于音质,但是并不完全相等。可闻性强调的是语言的重放效果。可闻性好的收音机,播放语言时穿透力强,很小的音量你在很远处也能听清楚,人耳长时间听不累。所以,音质好的收音机,甚至音响,可闻性不一定就好。专业接收机,尤其是欧美设计的,可闻性都比较好。
可闻性的设计比较复杂,超过重放音乐的设计。因为,可闻性涉及到接收机的全部环节,高频、中频的带宽和选择性,音频电路的带宽、频率响应和和滤波,扬声器的选择。音频的频率响应和扬声器是特别设计的,有针对性,音频电路和扬声器对各个频段都是有舍取和调整的。有时为了可闻性,要设计各种滤波电路和音频调节电路,除了大家熟悉的中频滤波、带宽滤波,还有音频电路的滤波电路,低通滤波、高通滤波。可闻性好的接收机,扬声器都具有滤波功能,对噪声频段不敏感,重放音乐节目肯定不好,但是重放语言节目,背景噪音低,声音的穿透力都强。一般来说,电子管收音机的可闻性都容易做的比较好。
国产收音机和日本的收音机,比较注重灵敏度,对可闻性不太注重。当然,灵敏度和可闻性是相互矛盾的。欧洲的收音机比较注重可闻性,但是灵敏度略低。美国的收音机这两方面要结合的好一些。举一个大家比较熟悉的例子,电子管的430接收机。
原回复:
水电火电
错,收音机要强调的是音乐性。听音乐效果好时,人声自然也不会差到那里,但按你文中所说突出人声时听音乐将是灾难性的。所以收音机优先音乐性,在此基础上可加一个新闻切换开关,但无论如何音乐性要好,这个说三遍。
这是正解。
调幅的音乐性同样高于可闻性:比如中波1314金唱片,那种低音的松弹、中音的磁性、高音的柔亮,无论鼓点的弹跳还是吉他的震颤或者笛子的亮美,如痴如水让人舍不得关机。回过头再听所谓的可闻性恨不得把那喇叭撕掉。
很多收音机带music,news开关。拔到news增加可闻性。以7600A为例,拔到news,仅仅是多接了一个电阻电容,切掉3000Hz以上的高频,仅此而己。专业接收机,可闻性更差,专业是指功能多,而不是性能强,当然,有些性能强,专业接收机强调选择性,特别是几个滤波器串联选择性高。音质,不讲究,信噪比,普通收音机定26db,专业接收机10db
呵呵,多的不?了,你查查bose wave cd\radio,sony icf-m1000,panasonic rf-1170,rear 10m-mkII,?有7600,909,b45,7600gr,德律?根?子管收音?C等不?,我?]有的?C器不敢?y?。什??C器不??д妫课疫?有整套西?DVD(PDF?料),那?浊?f的?C器就能出好?音?^_^
俺这里所说的“音乐性”与HIFI两码事,不要混为一谈;注意有个大前提是收音机。说简单点收音机是要注重听的舒服还是要注重听的响。
希望这种讨论能够持续下去:苹果手机的外放扬声器不光感觉语言辨识度高,它同时也是手机界外放音乐听感非常好的。 --- Signature ---
网络搬运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