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作者:mypdapan
下面的文章是我写魅族MX2评测的时候写到的关于音质的部分。这些文字代表了我对音质,对音乐的个人理解和观点。不求别人同意,只是分享一下。插卡箱/收音机在提及音质的时候往往和发烧音响一样容易走火入魔,很多时候其实真的学点音乐知识比盲目烧钱更重要能带来更多乐趣。
Pan.
2013年2月16日
**
原文:第5楼:http://bbs.meizu.cn/viewthread.php?tid=4132804&highlight=%2Bmp3pan
音质的评测我向来是最忌讳的部分。最吃力不讨好的部分。因为音质本身是一个非常主观的概念,无法象“跑分”那样有直接的数据可以证明优劣,何况就算是有数据可以出来,人对声音的喜好却是各不相同的。对于喜欢听人声的用户来说,中频的密度是最重要的。喜欢古典音乐的人对音场,动态响应可能很敏感。也有人就喜欢听很震动鼓膜的低频。电子管功放出来的声音用现在的高端仪器检测出来的图表数据并不漂亮,但它始终是有些发烧友的最爱。CD刚出来的时候很多人批评它冷漠,数码声,没有人情味。很多人宁愿选择当时传统的唱片。用现在的观点来看,唱针在唱片上走动造成的极大噪音本身就无法忍受,但唱片出来的声音自有它独特的韵味。我想英语里有一个俗语可以很准确的描述音质对于不同人的巨大感受差异:One man's meat is another man's poison. 为什么这名话不说 ...may be another man's poison(可能是), 而用了非常肯定的 ... is another man's poison? 我想它无非是想强调各人对于不同的事物会有很强的感受差异性吧。
话是这么说,我还是认为一款设备对声音重放素质的评价还是有一些比较可以总结的因素。比如所有人都很敏感的信噪比,即播放音乐的时候有没有我们不需要的背景噪音。比如分离度,分离度下面更玄的有定位的准确性。比如三频的表现,低频下沉和弹性如何,高频延伸性,以及中频的密度如何等等。这些都还是不难感受出来。
我想表述一下我个人对“用电子设备欣赏音乐”这个话题的理解。现在人说想败家玩单反,其实在数码单反出现和普及之前,很多人说玩音响是最烧钱的事情,实际上它还是。为什么?因为你在购买了一套设备后,往往会被一种倾向左右,这种倾向不是音乐本身,而是拼命要找出这套设备的缺点。总觉得哪里不对劲。哪怕飞机飞过去的声音比你在机场听到的更夸张更吓人,哪怕玻璃砸得边隔壁邻居都要赶来你家“劝架”,你还是觉得飞机飞得不够远,玻璃不够碎。-- 这是在玩音乐吗?不,这是被设备玩了。J.Wong的玩音响发烧的故事在网上很有传奇色彩,为某种效果花巨资买神经线甚至到拆房子重新改造。但我觉得我们要学的是这种对细节的努力追求,而不是这种具体的手段。对于音响发烧来说,你要追求这些东西,那你面对的是一个无底洞。你永远得不到满足,永远会觉得这个声音不对。经济实力允许条件下当然这无可厚非,但你我普通人等还是尽早回头是岸吧。
退回来,把你的注意力全部放到音乐本身,甚至不惜花时间去学一些乐理知识,音乐界先辈们的典故,你会发现,原来这才是文化,这才是音乐的魅力。你会在一个几百元的设备上感受到音乐所表现的激情,无奈,悲伤,狂欢,诙谐喜闹等各种人生情感,你会感受到音乐就象是一副油画,你会感受到作者当时的情绪。你会感受到大小调转换和转调时带来的极度戏剧性的色彩和气氛变化。这才是音乐的真正内容,这才是音乐。就好象一本书,随便你用什么字体,什么字体颜色和背景颜色,你用什么方法印刷和装订这本书,它的真正的意义还是在于这些文字所装载的内容。这也是为什么当年一个小小的手抄本能在暗中风靡一代人,内容才是魅力所在。音乐是一样的。真正领会了这一点,当你路过街上那些高贵的天价音响设备的时候,你就会只是淡淡一笑,从容以对。
我敢这么说,是因为这是我的真正感受。在自学英语开始前,我花过近15年的时间自学古典吉他,所以我非常清楚自己在说什么。哪怕很多人不同意我的观点。
这个话题扯得实在远了点,但接受这个理念也是音质评论继续下去的前提。这几年我极少听音乐,大部分时间都是听英语了(这也是内容至上主义)。但我对音乐的理解却是慢慢深刻起来。
简单地说,MX2的音质完全就不是悬念。谁都知道魅族以做高品质MP3起家,谁都知道魅族手机的音质不会差于市场上大部分的MP3随身听(更不用说手机设备了)。简短地说,MX2的耳塞音质和MX一脉相承,整体风格是非常相似的。但个人感觉它有更好的声音纯净度和更高的信噪比。我在深夜时听各种不同题材的音乐,都听不到任何背景噪音。至少我的耳朵是听不到了。然后它的声音相对于当年的M6和M3来说有所收敛,但在表现象舞厅音乐这种狂放而低频非常丰富的音乐的时候,MX2还是有着非常深厚的潜力,稍调整一下EQ和音量,它能轻松地让你的隔膜感受到震撼。
曾经魅族的音乐播放器界面完全走了国外用户更习惯的路子,及音乐文件库管理用“音乐家”“专辑”等来归类和搜索管理。这没什么不对的,但国内用户还是更习惯于传统的按文件夹管理的方式来进行管理和点播,我就是这样。MX2的界面(如下图)可以按“全部歌曲”,“文件夹”,“最近添加”等排列,直观,简洁而人性化。从文件夹进去就是传统的文件夹管理模式。从所有歌曲进去可以重新按歌手,专辑等方式来管理。如果有文件列表文件cue,它就直接出现在这页上。在全部歌曲界面用户也可以轻松重新组合播放列表。
其他我就不多重复描述了。
试听用了惠威测试碟1,2。耳塞就用我最喜欢的魅族自家的EP20. 个人认为EP20完全胜任任何题材的音乐表现。我有EP40,但实在是不喜欢入耳式的耳塞,放耳朵里异物感太强,根本没法把精力放到音乐本身上来。测试碟很多曲目音量一半的时候就有很好的气势,再大的话恐怕就不能久听了。这说明MX2输出功率有相当不错的潜力。这些专辑里我最欣赏的是刘晓的《绝唱》系列。尽管很多是翻唱,但刘晓的演唱自然,技巧娴熟,不做作,不发腻,演唱没有不好的发音习惯,非常耐听。相对之下许巍的音乐充满激情和暴发速度,铿锵有力,但金属声太强,不宜久听。魅族MX2在表现这些不同风格的音乐的时候整体表现非常出色,刚柔有致。它就是作为纯音乐手机推出,也是市场上同类产品中数一数二的好声音。我不想写某支曲子第几分钟有怎样的表现这样的评测,整体的,综合的表现力和把握性更重要。这和学英语一样,整体的语感,全面平衡的表达能力比拘泥于某种语法规则或一味死背单词这样的英语更重要,更能说明实际水平。
**
再提一下外放。论坛上的朋友都知道我大声呼吁过魅族不要在外放上做妥协,这个呼吁也受到众魅友的一致响应。MX2的外放是单扬声器,评测工程机版的音量确实有大家都反馈的偏小的问题。好处是较纯,无破音。个人建议为不致漏接电话,震动是务必要开启的。希望零售版在这方面有所改进。
**
如果我的这个魅族MX2评测第5波的内容能让你若有所思,我就感到很欣慰了。
Pan.
原回复:
--- Signature ---
网络搬运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