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1970年的收音机,全机已经全面采用塑封硅管,不过2个功放输出管还是锗的。
这对功放锗管发生了老化,会随机漏电,有时是引脚和外壳漏电,有时是引脚之间,电阻变得只有十几欧。
老机通常不止一个毛病,一开始就发现电源不通电。
查得问题是电源稳压板上的一个小灯泡引脚断了, 这个小灯泡的作用是来代替电阻,给电源调整管提供偏流。 此处用用灯泡代替电阻的好处是电源短路时,灯泡因为正阻特性,能减小调整管电流,减小短路电流。
修好电源后,才发现声经常没有声音,经查是功放管和外壳短路造成的。 我拆下管子,外加十几V电压烧掉了导电桥后,过一会又犯病,故障流动到其他引脚上。看来这对管子是彻底不能用了。
这对坏管型号是AC187K和AC188K,咸鱼上都找不到。换其他型号的锗管也难免是老化的,不太可靠。
而且这种老管还有人炒作。 大概是国产电子管库存售罄,商人就开始向发烧友炒作锗管音色。 这对管子替换成其他型号,一对管也要七八十元。 而且功放管涉及配对问题,买一两对效果也未必好。
所以我决定该电路,换成现代硅管
该管很漂亮,外观是方形的。其实是一个方形的铝壳下面塞入了一个圆柱管。
剪开管子,就冒出白油,看来没办法研究内部了。
国外有人研究过老锗管的老化失效,好像大多都是封装材料造成的。
拿出当今的万能管8050和8550,用导热垫包好塞进了方块,然后涂点硅胶固定。
更换硅管后电路必须修改。硅管的输入斜率很陡峭,为了提高稳定,在发射极串联了0.33欧的稳流电阻。
原机用一个硅二级管,产生0.7V偏压,在经可调电阻分压,和热敏电阻后供给2个功放管。 我把这单个二极管换成了3个1n4148串联,外面套上黄腊管掩饰新零件外观。
据我经验二极管给功放偏压稳定性很好,所以原机的热敏补偿电阻是多此一举的,可能还有害,所以拆除了,在原位置焊上一个1K电阻。
经以上改造,原以为开机就能用,结果功放发生高频自激。 我没有详细分析自激条件,估计是硅管高频特性好造成的。 所以在8050和8550的基集和发射极之间,并联了1000P电容,这样就消除了自激。 电容是0603的小电容,芝麻一样大小,焊在PCB背面,一般人不注意看不到。
最后用热风枪把黄腊管都吹黄,做旧。 维护了老电路的外观风格。
经过改造后的功放,基本使用都正常。 如果仔细对比,或许能发现音色和锗管有一点不同,硅管音色硬一点,但也干净一些。 这就是普通锗管和硅管的音色差异。
因为这涉及管子线性问题,很难用简单方法模拟锗管音色,而且此机效果差别不大,所以不不深研究了。
最后也做了全机的统调,清理波段开关,更换空气可变电容润滑油等等,才全面恢复了正常效果。 没办法,这些半个世纪前的德国老机,基本都需要处理这些问题。
该机一个特点是机芯,和外壳都铺设大面积的塑料板,结构强度很高,不易机震,不易摔坏。
最后贴上原机功放电路图。
该主题于 2025-01-06 09:00:19 被 背景辐射 执行【编辑】操作
该主题于 2025-01-06 09:03:54 被 Allen 执行【设置精华】操作
该主题于 2025-01-06 09:06:33 被 背景辐射 执行【编辑】操作
该主题于 2025-01-06 09:08:46 被 背景辐射 执行【编辑】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