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BD5IF
#PM
入驻
2025-08-11
编号
#14302
网址
https://www.17bb.cn/u/8NDMw6Mi4x
最近登录
2025年09月09日 11:12:37
主题板块
尚未发布主题
最新回帖
09/08
复制粘贴 费巩灯是浙江大学教授费巩在抗战期间发明的植物油灯,通过改进燃烧技术解决了当时照明设备的烟雾大、亮度低等问题。该灯采用火油灯结构,通过铁皮罩形成二次风,增强燃烧效率,并利用铁皮套加热灯芯周围的油料,降低菜油粘度,确保持续燃烧。费巩自费制作并分发给学生使用,展现了教育工作者在艰苦条件下的创新精神和无私奉献。 1 植物油灯发展背景 古代中国照明以动物油(如牛油)和植物油(如麻油、菜籽油)为主,但油脂产量有限且价格昂贵。唐代四川邛窑发明的省油灯通过空心结构设计减少油耗,但技术普及较慢。 2 近代改良案例 费巩灯的发明解决了传统油灯的烟雾和燃烧不充分问题,其原理包括: 拉风设计:通过灯罩形成空气对流,增强燃烧效率; 二次风技术:铁皮罩将燃烧产生的热量吹向灯芯,促进油料扩散; 加热系统:铁皮套将热量传递给周围油料,降低粘度并维持稳定燃烧。
09/08
刚刚在网上搜,没有找到这个灯的相关介绍。但看到了另一个版本。抗战时期的浙江大学在贵州制作的“费巩灯”。
09/08
六十年代曾有幸看到过几本抗战时期的旧杂志。有一篇文章介绍有华侨设计并生产了一种“植物油灯”。战时煤油供应紧张,这种灯以植物油替代煤油作燃料,在当时有实际意义。他在“美孚灯”的基础上作了改进。植物油灌进煤油灯,最初,满油状态时,能正常燃烧。油面的“液位”逐渐降低时,灯火就越来越小了。如果灯内的植物油始终保持“最初”那么高的液位,油面稳定不下降,灯就能始终如一保持正常的亮度了。这灯的“油壶”部分,原理有点像现在养鸡场里给鸡饮水用的饮水器,可以达到保持液位的目的。
09/05
该机大概是苏联的出口产品。“MADE IN USSR”。 USSR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Union of Soviet Socialist Republics)的英文缩写,即苏联的官方缩写
09/05
重复,删去。
09/05
重复,删去。
尚未发布主题, 过几天再来转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