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25-10-05 09:42
另外那种深蓝色的大水桶也不容易看得出来。如果用透明无色的水瓶,一起雾就很明显,就像眼镜起雾的情况。若再两三只排在一起,就更不透明了。
我两种颜色的桶瓶都有,以前不常来,就用大桶装,装一次能用一段时间;现在基本天天早起、晨运,顺便装水,就改用小瓶的了。每天都新鲜。
南山公园山边也有一处取水点,水质不错,是从山上引下来的。
上面建有一个蓄水池,再经管道引到山边,方便大家取用。这样一来,水温比较接近地表,就不会起雾了。
缺点就是近路边,较多人排队。
同一座山,进去一段路程,山脚下也有几处泉眼。
这几处水质也很清澈,但出水量较小,也很多人排队。
主要是这里的水偏硬一些,泡茶不如之前提到的两处,我也不常在这几处装。有时其他地方多人排队,这里少人,就装些回去煮饭烧菜。
如下:
而在路边和刚才山脚之间,有几块田地,当中也有一处水眼。
这处水眼不是地表水,经过一定的地下渗滤,温度低些,装出来很快就起雾了。这里的水质也可以,就是酸性稍高些,有时冲一些鲜嫩的茶蕊时,喝到尾段会有酸感,我就不常取用。但冲老茶,粗老壮实的那些茶底料的茶品,不会有这种情况。
不过这处经常也很多人排队:
以上南山公园的十几处取水点,我经常上山那处取,有时看到近路边的少人就不上山;这两处也是整个南山公园冲茶口感表现最好的。
再走远点,之前上过镜的一处在郊区较远处,叫大降坪:
大降坪这处水眼是今年初才发现的。
虽然时不时上山吃炒螺(山上有一家二十多年的大排档,小炒很好吃),经过这里,但由于这处水眼位于路边底下,有一段高度落差,视线被挡了,一直看不到。直到年初偶然看到有人在下面取水,才发现。
倒了一小瓶商品水,装了小瓶回来试喝,水质极好,可与南山公园山上那处比美,就常来此处取用。
上述我在群里试喝大降坪泉水时提到城郊北。这里讲讲它。
往北走,城北那边,也有很多取水点。
这些泉水都是那边的村民从山上引下来的,经过了较长的水管,没有温差了,不会雾。
这里至少十几处取水点,不过都是要收费的,1.5元/桶。所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得益于附件泉水丰富,村民们便接引了下来设取水点,有偿供水,帮补了家庭的收入。
好处是不用排队(收费的基本都不用排队,哈哈)。但也只有两处水眼是冲茶效果最好的。我有时顺路经过,偶尔在这里取水。
附近的乡镇里,还有另外两三处泉眼,水质极好。比如云楼村、仙菊村等。下次有机会再讲。
水为茶之母。好的水质,能发挥好茶的深层潜力。
先扯到这,请用茶:
该主题于 2025-10-05 10:26:19 被 夜玫瑰falling 执行【编辑】操作
该主题于 2025-10-05 10:59:08 被 夜玫瑰falling 执行【编辑】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