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学书籍K


32 25-06-27 23:59


外国文学书籍:

《冰姑娘》丹 安徒生,者叶君健题赠某著名翻译家(欲知翻译家详名,请加微信13311287132),外封甚新有小折痕,内页全新,有大量精美插图,1978年第一版,上海译文出版社,190页。

叶君健(1914-1999),辅仁大学教授、文化部外联局编译处处长,《中国文学》副主编,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中外文学交流委员会主任、民盟中央委员、全国第三届人大代表,全国第五、六、七届政协委员。叶君健一生共为世人留下500多万字的创作作品和300多万字的文学翻译作品,他翻译的安徒生童话成为中国几代读者宝贵的精神财富,他创办了新中国第一个大型对外文学刊物《中国文学》。《安徒生童话》有80多种文字的译本,丹麦媒体认为中文译本是最好的,认为"只有中国译本把他当做一个伟大作家和诗人来介绍给读者,保持了作者的诗情、幽默感和生动活泼的形象化语言,是水平最高的译本"。丹麦女王玛格丽特二世授予他"丹麦国旗勋章",感谢他把安徒生童话介绍给中国,他是全世界安徒生童话众多译者中唯一获此殊荣的,也是安徒生与叶君健作为作者与译者,因一部作品先后获得同样勋章的唯一先例。

《莎士比亚戏剧故事集》,英 布克曼,极新,自然旧, 1989年第一版,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248页。

《歌德谈话录》,德 爱克曼,近全新,自然旧,有照片,1978年第一版,人民文学出版社,300页。

《卡夫卡及其他-叶廷芳德语文学散论》,作者叶廷芳题赠某著名翻译家(欲知翻译家详名,请加微信13311287132),全新精印,2009年第一版,同济大学出版社,410页。

叶廷芳(1936 -2021),诗人、作家、德语翻译家、卡夫卡研究专家、第九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德语文学研究会会长、中国环境艺术学会理事、中国残联评委会副主任、中国肢残人协会副主席、中国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世界文学》杂志编辑、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中北欧文学室主任。代表作品:《卡夫卡及其他-叶廷芳德语文学散论》、《现代艺术的探险者》、《卡夫卡,现代文学之父》、《现代审美意识的觉醒》、《美的流动》(随笔集)、《遍寻缪斯》(随笔集)、《掉入世界的陌生者》、《西绪弗斯的现代原型》、《论悖谬》、《西方现代文艺中的巴罗克基因》、《德语国家短篇小说选》、《德国书话》、《外国名家随笔金库》、《外国百篇经典散文》、《外国文学名著速览》等。

《少年维特之烦恼》,德 歌德,李牧华译,近全新,自然旧,内交版(早年官盗版),繁体,文化图书公司,244页。

李牧华,台湾小说家、翻译家、出版家。主要译作:《黑色郁金香》、《大希望》、《浮华世界》、《少年维特之烦恼》、《茵梦湖》、《三剑客》、《初恋》、《罗拉杜妮》、《兰天使》、《百劫红颜为了情》、《绝代佳人》、《绝代佳人续集》、《莎冈小说集》、《基督山恩仇记》等,他的翻译,语言千锤百炼,达意传神,堪为上品,西洋小说的神韵,跃然纸上,在港台多有再版,经久不衰。

《约定》,英 伯格,内有一页有折痕,封底自然旧,其余全新,精印,照片及插图多,2009年第一版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70页。

约翰·伯格(1926--2017),英国当代最有影响力的艺术批评家、艺术史家、小说家、画家、公共知识分子,被誉为西方左翼浪漫精神的真正传人,获布克奖及詹姆斯·泰特·布莱克纪念奖。

《迷失的男孩 一个被称作“它”的孩子》,美 佩尔泽,精印,精美彩色插图,有书腰,全新,2006年第一版,南海出版公司,292页。

《雁寺》,日 水上勉,全新,自然旧,有照片,1985年第一版,海峡文艺出版社,304页。

《南明行纪》,葡 伯来拉,近全新,自然旧,精印,插图多,2000年第一版,中国工人出版社,333页。

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1550-1575年访问中国南部,叙述作者觉得要去中国的原因,介绍中国辽阔幅员、省份划分、广州城特写、内地建筑物、皇亲国戚及官员的高贵府邸、土地的耕作、百姓的行业、人们的服装和风俗、中国人的节日、他们的音乐和丧葬、老爷是怎样产生的、学习的情况、他们怎样在书信中相互了解、老爷的供应及其吏员、监狱和牢房、皇帝通婚、如何把全国发生的事每月报告给皇帝、礼拜和信仰等等。

伯来拉,葡萄牙人,1539-1547年到沿海贸易旅行,由于当时不允许沿海易,1549年3月被俘,写下在南部俘囚生活回忆录。

《美国战略情报局始末》,美 史密斯,极新,封面有一折角,1988年第一版,国际文化出版公司,491页。

《喧哗与骚动》,美 福克纳,译者李文俊题赠某著名翻译家(欲知翻译家详名,请加微信13311287132),极新,封面有一折角,有照片,1984年第一版,上海译文出版社,388页。

李文俊(1930—2023),著名翻译家、《译文》及《世界文学》编审、中国译协副会长、中国作家协会对外文化交流委员会委员、中国社科院外国文学研究所学术委员,获中美文学交流奖。译有福克纳4部重要作品:《喧哗与骚动》、《押沙龙,押沙龙!》、《我弥留之际》、《去吧,摩西》,编译《福克纳评论集》,著有《纵浪大化集》等。

最让李文俊先生感到不枉此生的是翻译介绍了美国重要作家福克纳。在西方现代文学中,福克纳的作品以艰深著称,李文俊以令人钦佩的勇气和毅力啃下了这块硬骨头,翻译了福克纳最艰深的作品。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福克纳文集》7部作品中,李文俊译了4部重要作品。李文俊先生翻译了福克纳最难译的作品,完成了此生最大的心愿,累垮了,心肌梗塞发作,他对此无怨无悔,觉得对得起福克纳这位大师了,做成了自己最想做的事,快乐莫大于此,即使付出代价也在所不惜。

《国难时期(一九三三至一九四四年)德国学术论文选译》,德 胡隽吟译编,港版,繁体,精印,大开本,译者胡隽吟题赠某著名翻译家(欲知翻译家详名,请加微信13311287132),外封自然旧,封底上角有一小折痕,内页全新自然旧,1981年第一版,龙门书店发行,169页。

 

胡隽吟(1910-1988),1933年南开大学毕业,受约德籍教授傅吾康先生为中德学会杂志《中德学志》译稿,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胡隽吟女士坚守北京,1941年接任《中德学志》常务编辑,很多译文在此期间完成,收录于《国难时期(一九三三至一九四四年)德国学术论文选译》,1945年与德籍教授傅吾康先生结婚,1948年赴德教授中文,举办讲座,在汉堡大学开设京剧课程,后在马来西亚大学中文系任教,开设中国古典文选、京剧艺术、白话文等多门课程。返德后任教法兰克福大学汉学系,教授文言、白话及口语课程。

季羡林先生对此书的评价(1980年10月29日,时69岁):

“胡隽吟女士把她以前翻译的、已经出版过的许多德国学者的学术论文汇为一编,重新出版。我觉得这是很有意义的一件事。这些篇论文虽然都是几十年前写的,但是一直到今天仍然很有用处,仍然从中可以学习到许多东西。德国学术,不管是社会科学,还是自然科学,成绩斐然,名家学者灿如列星,在国际上一向享有盛名,受到各国学者的热烈赞扬。原因何在呢? 原因当然会是很多的。各人也可能有自己不同的看法。据我自己的管见,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举世异口同声说的“德国的彻底性”( Deutsche Grundlichkeit)。

德国学者无论研究什么问题,首先就是努力掌握与这个题目有关的文献,包括古代的和近代的,包括德国的和外国的。德国学者都广通声气,同世界各国的同行几乎都有联系,因此,全世界研究动态,他们基本上都能掌握。对自己要研究的问题的各种学说,都有成竹在心。在这个基础上,或者与此同时就大量搜集资料,不厌其详,不惧其远,只要能搜集到的,全都搜集。这两件工作做完以后,才努力分析资料,然后做出恰如其分的结论。这样的结论,即使不可能就是最后的结论,但就当前而言,已经是比较可靠的了。

我只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本书中所收论文作者之一傅吾康教授,是我的老朋友,他的治学态度和治学方法,我是一向钦佩的。过去的不必说了,就拿眼前傅吾康教授所进行的工作来说,也可以充分表现出这些特点。傅先生正在进行东南亚华侨问题的研究。据他自己说,他为了调查华侨的历史情况和当前情况,曾跑遍了印度尼西亚、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的城市与乡村,市场与学校,古庙与墓地,只要有有关华侨的资料,不管是匾额,还是碑铭,不管是活的资料,还是死的资料,傅先生无不广为搜罗,而且把这些东西都拍成照片,分门别类,储存备用。他利用所有的交通工具,从最近代化的飞机、火车,一直到比较原始的骡车、小船。有时候也难免遇到一些惊险,吃苦耐劳那就更不必说。然而傅先生却是锲而不舍,决不后退,甚至一件不大重要的资料,也决不放过。数十年如一日,勤勤恳恳地工作着。我上面谈的“德国的彻底性”,在傅吾康先生身上难道不是表现得很具体、很充分吗?这一点是很值得我们学习的。像傅吾康先生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我也就不再举了。胡隽吟女士现在的这一部书,其中所收的论文无不充分表现出“德国的彻底性”。因此我才说,出版这一部书是很有意义的一件事。我祝贺这一部书的出版。“

以上12本均为多年自藏书籍,非从XX处收来,厚重,干净卫生,实物拍摄,未作任何美化,请加微信(13311287132)看高清大图,所见即所寄,寄出后不退不换,对品相要求苛刻者慎购。

十一本(不含《德国学术论文选译》),95元包快递(偏远除外),欢迎自提(北京海淀区西三环内),价格甚优。

《德国学术论文选译》,140元包快递(偏远除外),欢迎自提(北京海淀区西三环内),价格甚优。

以上12本,195元包快递(偏远除外),欢迎自提(北京海淀区西三环内),价格甚优。

 

该主题于 2025-06-28 00:03:12 被 广坛老人 执行【编辑】操作

举报
举报主题
相关跟贴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