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上面有二行,第一行1个点,第二行4个点,碰巧的,行与含同音
那顺水推舟,上面有二含,第一含1个点,第二含4个点
为了方便,第一含用“,”表示,第二含用“。”表示
,
。
现在想办法表示“静止”,最好的办法就是“每次看它们都在那里”
,
。
这样就表示静止,没有动,朴素又诚实的理解
如果“静止”是“每次看它们都在那里”,“运动”就应该是“每次看它们都不在那里”
难道是,
,, ,,, ,,,,,, ,,
,,,
以及
。。。。。。
。。
,。。。。。。。?
这无非是好多个“静止”而已,只是分布有点乱,或许该弄个GIF,好真正的看到“运动”
就像这样,
,……………… ,
。……………… 。
让自己眼睛左右移动,人工GIF,这都不是办法,即便是动画,依然可以说“每次看都在那个范围”,那里模糊一些,那个范围就变成那里,“每次看都在那里”,也正是这个原因,我们知道运动与静止有相对性,一个小球静止在桌面上,地球却是运动的,所以无论如何需要参照系来界定静止与运动,如果把整个桌面设置为参照系,小球从未离开桌面,就当作我们从人工卫星上观察这个小球,现在它们双方都是“静止”的,小球静止,桌面静止
设置为参照系有二个要求,一是要有可计测,空中某个点做为参照,谁知道你哪个点,桌面有面积,这是可计测,二是要求计测归0,归0不是个别要求,依赖参照系界定运动与静止,得到的结论没有“整体意义”,是个“片段”,就像文章里的一句,要把“所有句子”连成文章,不是一句一句按顺序排好,是要把所有参照系归零,然0承担相对意义,0相对,参照系就绝对,这个绝对能表达另一种身份是绝对弹性,也就是0的相对性的阶位,想象有很多阶层,每阶都是0,这些0是各自的参照系归零,集约了不同程度的相对性
伦理意义上,参照系或依赖参照系的界定有相对性,相对性被转移为0的相对性,比如一个界定的相对性被转移为0位于1,一个界定的相对性被转移为0位于2,现在二个界定就在1…2这一阶段被统一,而它们原本各自的相对性现在都归零,0消化了相对性,通过自己是0,当然现在0有相对性,位于1与位于2不一样,只是这个不一样不再是“相对”,是计算,1x2,1+2…
我该怎么排除你呢?我用什么排除你呢?我若未排除你,你怎么什么也没有呢?
这就是0
不言而喻,1…2,1…3,1…5,1…7,…都有这个担当
二个界定是二句好话,现在在一篇文章里了,只不过这个文章体裁还小,只是1…2,这样简易理解上面的内容
*********
任务还没有完成,如何表示“每次看它都不在那里”?
,。
,。
*************
就是这么简单,现在谁是谁?谁是谁不能区分,谁在哪里自然不能区分,谁在哪里不能区分,自然“每次看它都不在那里”
双缝实验与这个有关,关于我们自身的对运动与静止的判定,基本上,去观察它,切换入静止模式,不去观察它,切换入运动模式,二个模式可以切换,基于叠合的数学设计,叠合是有数学完成的,有相应的运行,不是1和n随便叠合,1和n可以任意叠合,但无论你如何改变n,最后的叠合却永远是1和p,这个内涵可以表达为终点总要回到起点,只不过路径可以很多,但所有的路径无非是终点与起点的可行的额外表现方式,等同说,没有经过任何路径回到终点,只是所可能位于的任何位置都是新的终点与起点,永远在终点,也永远在起点,然后终点永远在路上,起点也永远在路上
是有点麻烦,难得糊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