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机推荐
各位广坛老朋友:初五迎财神啦!
甚么是短波广播
2018.09.13周四,去了上海无线电博物馆。上几张外围照片。里面光线较暗,而且早已有朋友发过,就不发了。照片太大,无奈用QQ截图代替。发在谈及论及版块却没有一张机图,罪过罪过。
匹配的问题
收音机📻上微博
AIWA~CS-230收录机,收听AM。收听坐标:陕西省安康市汉滨区,使用交流电。
英国的硫磺石导弹之老机风格线路板。研制时间1996-2003,生产时间不详,可能是最近。暴光人:俄军。
55包快递出个飞利浦多媒体电脑扬声器 型号 spa2341/93
技嘉h81m-d2 主板100元,i3-4170cpu80元 。多彩机箱加电源15元。机箱正面少一块挡板,其余配件全部正常,使用都是2000小时左右。全部自提价不包邮。不包邮!!
222收信机怎样接喇叭?用后面的耳机孔接线变(线变再接喇叭),正常。而后面接输出线的绿绿线接线变,声音非常轻。
热门收藏
-
-
-
2F
今年中超开始到现在,之前直播效果的观众席都是虚拟的图像,昨天的京沪之战可是实打实第一次双方观众席各给了500个名额的,还有防疫人士,第一次现场有2000 名左右观众了。
(0字)
追风少年
2020/08/23 11:53
阅读:1211
0
-
-
-
-
3F
电话交换百年史 实际上,我国的电话事业起步并不算晚。早在清朝末年,我国就有了电话和电话交换网络。当然,那个时候还是人工交换机时代。 清朝的话务员和人工交换机 1882年,我国第一部磁石电话交换机在上海开通。 1904年,北京的第一个官办电话局在东单二条胡同开通,当时是100门人工交换机。 七七事变后,日本军队攻入北京。出于统治需要,日伪政府新建了大量的步进制自动电话交换机,替换了人工交换机。 日伪时期的步进制交换机 到1949年,当时我国的电话普及率不到0.05%,全国的电话总用户数只有26万。使用电话,只是少数人的特权。 解放后,限于条件,我国电话交换机主要以人工交换机为主,步进制交换机为辅。不过,我们也开始研制自己的纵横制电话交换机。 建国初期邮电机房的工作人员 1960年,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套1000门纵横制自动电话交换机在上海吴淞局开通使用。 后来,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我国的通信技术发展进入了长期的停滞阶段。纵横制交换机,也开始了长达40年的服役。 纵横制交换机 一直到改革开放初期,我们都还在使用纵横制、步进制交换机,甚至是人工交换机,完全看不到程控交换机的影子。 改革初期的人工交换机话务员 当时我国电话交换网络的发展水平,至少落后发达国家20年。 从数据就能看出来,1978年,全国电话普及率仅仅为0.38%,中国拥有的话机总数,还不到世界话机总数的1%。 直到进入80年代,我们的电话交换网络才算开始重新艰难起步。 当时改革刚刚开始,经济和社会复苏,老百姓的通信需求非常迫切。而邮电相关部门一没技术(国际封锁),二没资金(自己穷),只能引进国外的“落后”技术,甚至是淘汰下来的产品,仓促应对。 邮电局的公共电话亭,人满为患 当时安装一部电话需要上万元,还要单位介绍信,就算这样,还要等好几个月,甚至一年半载 1982年,福建福州引进并开通了日本富士通的F-150万门程控电话交换机,轰动全国。 1984年,上海贝尔电话设备有限公司成立。这是我国第一个研制程控电话交换机的合资企业。 当时冷战尚未结束,包括程控交换机在内的通信技术都受到“巴统”(输出管制统筹委员会,总部在巴黎)的封锁和限制,我们是买不到的。通过上海贝尔来制造,都属于曲线救国。 1985年,闻风而动的AT&T、诺基亚、爱立信,纷纷跑来设立办事处。 于是乎,在这些国外通信企业的“帮助”下,我们国家很快就进入了“七国八制”的混乱发展阶段。 七国八制:当时中国通讯市场上,总共有8种制式的机型,分别来自7个国家
(0字)
bg6icq
2020/08/22 10:26
阅读:2289
0
-
-
-
-
-
3F
我从家里甩出去一根电源线给电动车充电,和电视机、电视机和电视机顶盒共一个插线板。充电时,电视信号有干扰。我在电动车充电线上加了磁环,效果改善明显。
(0字)
太极拳
2020/04/05 12:15
阅读:1918
0
-
-
-
-
-
-
-
6F
可怜,烂木头受到的刺激最大,等他恢复一久,看看可有其他办法,就这样灰飞烟灭真是太可惜了。可恨,都是那几个与当今死磕到底的曱甴害了广坛、害了木头。
(0字)
赤水散人
2020/08/15 08:44
阅读:1315
0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