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小兵》,1972年第21期,共1期,早期上海版。
《北京儿童》,1978年第11-20期,共10期。
《北京儿童》,1979年第3-9期,第14期,共8期。
《国境线上》,水彩连环画,徐芒耀绘,1976年1月一版一印,湖北人民出版社。
徐芒耀,上海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院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造型艺术协会会员和世界华人造型艺术协会秘书长,我国少有的具有现代观念的具像画家。
《白求恩的故事 上》,水彩连环画,带“语录”, 1972年5月一版一印,人民美术出版社。
《英勇的徐学慧》,白描连环画,范一辛绘,1966年5月一版一印,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
范一辛,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版画艺术家协会会员,上海人民出版社美术编辑、编辑室主任,上海市政协委员,上海市装帧艺术研究会副会长。上海老一辈版画家、美术出版人,众多作品多次得奖,有很大的社会影响。
徐学惠,云南德宏州瑞丽县人民银行陇川农场营业所储蓄员,1959年3月3日凌晨,勇斗6名匪徒,保住3万元和2万元证券,嘴被割伤,双手被砍下。世界上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1959年10月,徐学惠参加了建国10周年庆典,受到了毛刘周等国家领导人的接见,被选为“为云南解放做出了巨大贡献人物”和“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云南的60位人物”之一。
《珍贵的教科书》,水彩连环画,桑春元绘(著名连环画家), 1975年3月一版一印,上海人民出版社。
《换谷种》,水彩连环画,马建彬绘(著名连环画家), 1974年6月一版一印,上海人民出版社。
《小刚和队长》,水彩连环画,汪福民绘(著名女画家), 1974年4月一版一印,上海人民出版社。
《白求恩》,水彩连环画,带“语录”, 1973年4月一版一印,上海人民出版社。
以上30册均为自藏(原多为北京市崇文区东河漕小学校藏书),非从XX处收来,干净卫生,实物拍摄,未作任何美化,所见即所寄,寄出后不退不换,300元包快递(偏远除外),欢迎自提(北京海淀区西三环内),价格甚优,微信:13311287132。
另赠:1977年连环画一本,无封面封底。
历史背景:
《红小兵》
1967年北京香厂路小学率先以红小兵团取代少先队组织,同年12月中央WG小组向全国推广该组织形式,在此背景下,上海1968年1月率先创办该刊,随后福建山东等省相继推出地方版本,形成覆盖全国的少儿刊物体系
《北京儿童》
北京人民出版社编辑出版的少儿刊物,1974年12月创刊,1979年9月停刊,共出版109期,半月刊,所刊发的文章很多被选入本地教材。1979年9月,《北京儿童》出完第18期后,编辑部整体转入《中国儿童》杂志,《北京儿童》改版成《中国儿童》,转化成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的核心期刊, 2000年改名为《中国少年儿童》。
北京市崇文区东河漕小学校
位于北京市崇文区东河漕胡同正中,西侧是中国强胡同,设在三个呈“品”字形排列的大院里,有10多间教室,五个年级每个年级两个班,曾实行上下午分部制上课。1990年代,学生分流至其他学校:大石桥小学和上堂子小学,东河漕小学正式撤销,校址改为崇文区教育局房管部门。原址及所在的东河漕胡同区域随着城市发展发生巨大变化,原校址所在地建起富贵园、枣园等社区,学校原址已无迹可寻,变成了城市记忆的一部分。北京市崇文区东河漕小学已成为一段历史,它曾是胡同里书声琅琅的地方,承载了一代人的童年记忆。随着城市变迁,许多这样的胡同小学已消失或合并,但它们在北京的教育史和城市发展史中,仍保留着独特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