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与收藏,1970年代翻译的国别史丛书C


35 25-11-07 22:42


《马里》,(德)恩诺博伊歇尔特著,269页,有地图,上海人民出版社,1976年一版一印。

《利比里亚史纲》,(苏)伊阿霍多什著,101页,有插图地图,上海人民出版社,1972年一版一印。

《黑非洲史》,上、下册,(匈)西克安德烈著,895页,大量插图照片历史地图,上海人民出版社,1973年一版一印。

《澳大利亚简史》,上、下册,(澳)曼宁克拉克著,510页,插图多,广东人民出版社,1973年一版一印。

《荷兰史》,(法)莫里斯布罗尔著,198页,有地图,商务印书馆,1974年一版一印。

《毛里求斯简史》,(毛里求斯)厄斯诺巴伯吉著,249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73年一版一印。

《巴勒斯坦,阿拉伯人和以色列》,亨利卡坦著,472页,折页地图多,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年一版一印。

《黎巴嫩简史》,(美)菲利普克希蒂著,372页,有折页地图,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年一版一印。

以上十册均为某著名翻译家旧藏(1980年代初购于中国书店,欲知翻译家详名,请加微信13311287132),厚重,干净卫生,实物拍摄,未作任何美化,所见即所寄,寄出后不退不换,不单出,共计90元包快递(偏远除外),欢迎自提(北京海淀区西三环内),价格甚优。

背景资料:

1971年3月15日,全国出版工作座谈会在京举行,国务院办公室、文化组、科教组、出版口、中央党校的代表和七个组的组长共17人组成领导小组,形成文件《关于出版工作座谈会的报告》,8月13日,中发(1971)43号文件下发各地执行,9月8日,中央批转国务院出版口领导小组《关于收集、翻译、出版世界各国历史书籍的情况》报告,提出翻译、出版各国历史书的计划。据调查,全世界(除我国外)有188个国家和地区,当时已出版29个国家的84种国别史,拟审查后重印,或另选新版书籍翻译,已有译稿的7个国家立即编审加工,年内出版,尚未翻译的68个国家和地区,选择版本,翻译定稿后出版,尚未收集到的84个国家和地区,从速引进,翻译出版。11月8日,翻译出版领导小组成立,成员有外交部、中联部、科教组、出版口及中华/商务和北京、上海出版部门的负责人,会议决定,尚未译成中文的68个国家和地区的国别史由外交部、中联部七个研究所,和北京、上海、天津等12个省市承担,负责选择版本、翻译、定稿后交当地出版社出版,中央各单位交商务印书馆出版。商务印书馆、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北京人民出版社、山东人民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四川人民出版社、广东人民出版社等参与。

至1978年共翻译171种国别史,最晚出版至1980年。如四川大学外语系翻译组译的《锡兰现代史》由四川人民出版社于1980年出版。史瑞祥译的《最后的托管地(密克罗尼西亚史)》由商务印书馆于1980年出版。

上海负责非洲国别史,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亦有参与。大洋洲各国由广东承担。东南亚各国由商务印书馆及北京的出版社承担。黑龙江承担若干欧洲国家。

这套丛书按照书脊颜色区分各大洲:亚洲黄色,非洲橙色,欧洲蓝色,美洲青绿色,大洋洲浅蓝色。未收录的国家有孟加拉国(未承认独立)、萨尔瓦多、洪都拉斯、海地(未建交)、东帝汶未独立。

 

举报
举报主题
相关跟贴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