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古代的油灯都是直接在油碗的边缘伸出来一点,距离近,燃烧的同时还能给油碗加热,增加油的流动性,小时候过年杀猪的时候,去找一些猪蹄子(猪趾甲),然后弄一些碎的大油加卫生油或者蜡头,普通的棉线就可以点燃 (0字)
twsg 2025-09-08 16:41 阅读:61 0
-
-
复制粘贴 费巩灯是浙江大学教授费巩在抗战期间发明的植物油灯,通过改进燃烧技术解决了当时照明设备的烟雾大、亮度低等问题。该灯采用火油灯结构,通过铁皮罩形成二次风,增强燃烧效率,并利用铁皮套加热灯芯周围的油料,降低菜油粘度,确保持续燃烧。费巩自费制作并分发给学生使用,展现了教育工作者在艰苦条件下的创新精神和无私奉献。 1 植物油灯发展背景 古代中国照明以动物油(如牛油)和植物油(如麻油、菜籽油)为主,但油脂产量有限且价格昂贵。唐代四川邛窑发明的省油灯通过空心结构设计减少油耗,但技术普及较慢。 2 近代改良案例 费巩灯的发明解决了传统油灯的烟雾和燃烧不充分问题,其原理包括: 拉风设计:通过灯罩形成空气对流,增强燃烧效率; 二次风技术:铁皮罩将燃烧产生的热量吹向灯芯,促进油料扩散; 加热系统:铁皮套将热量传递给周围油料,降低粘度并维持稳定燃烧。 (0字)
BD5IF 2025-09-08 17:43 阅读:124 0
-
一是“费巩灯”采用火油(洋油)灯的灯罩,好像烟囱一样,点燃后有拉风效果。拉风大,空气多,燃烧比较完全,使得亮度增加;二是“费巩灯”的灯头采用了普通火油灯的灯头,在灯芯(一条编织的布带)点燃的高度处有一个用铁皮敲打出来呈半球形的铁皮罩,罩子的顶部沿布带点燃的顶端开了个较布带稍宽些的口,从而把灯罩拉风进来的空气吹向在布带顶上燃烧的火焰,成为二次风,使油料燃烧更完全,消除了炭黑,也增加了亮度;三是灯芯铁皮套把部分燃烧热量辐射到布带灯芯四周的铁皮套上,这套较火油灯长得多,进入到油料中去把热量传给周边的菜油,降低了油的粘度,使得有足够的油由布条灯芯吸入扩散到顶上供给燃烧,这一点用火焰热量加热菜油是费巩先生的发明。火油灯不能用菜油或桐油,是因为菜油与桐油的粘度太高,在布带中扩散速度太低,供给不上燃烧的需要,若油料不足,布带被烧着,整个燃烧链就中断了,灯就熄灭了,所以,用铁皮套加热灯芯附近的油是关键,这是一项有效的技术改进。【http://www.news.zju.edu.cn/2015/0130/c771a65584/pagem.htm】 (0字)
不懂事长 2025-09-08 19:43 阅读:101 0
-
-
-
[灌水]
用一般设备收听,VOA的音质最好,明亮温暖,这是不是加如了胆机音色? 我用胆机放其它台,声音有些趋向VOA,而放VOA时就显得胆味有点过头浑浊了。 (0字) 背景辐射 2025-03-20 21:41 阅读:396 回复:6 0
-
-
以前听短波时,就对VOA音色留下了印象。 现在网上听,音色更明显,感觉声音很膨大,不像晶体管的平实,我感觉是胆管特色。 前几天VOA被禁止上班,现在网上循环播着老节目。 (0字) 背景辐射 2025-03-21 19:57 阅读:321 0
-
-
-
-
-
AI短期内还不能完全代替人工,尤其是有创造、创新的工作, 坛友对deepseek的期望值太高了。当然AI最终代替人工是一个不可阻挡的趋势。 (0字)
商丘老贾 2025-02-01 13:29 阅读:464 0
-
-
-
所言极是。很久以前我好像在书店看到过三进制的书。没认真研究,不知道优缺点。现在清楚了。本来二进制是由器件物理特性决定的。不知道苏联为什么这么干。就像过去用磁芯做存储器一样,应该算走弯路吧。 (0字) 空心线圈 2024-06-24 09:55 阅读:746 0
-
-
-
多年前我就想过这个问题,这种做法极不合理,既不安全又对能源是极大的浪费。厂家当然知道但是与它们有什么关系。缺乏良知和社会责任感。 (0字) 空心线圈 2024-03-18 08:04 阅读:809 0
-
厂家一味的降低成本,消费者一味的贪图便宜,小日本的插排都是物理显示通断的,有个机关按下去弹出来红色塑料片提示通电,按起来塑料片弹走,啥也不显示 (0字) faw5t 2024-03-18 11:03 阅读:804 0
-
-